查看原文
其他

此时,你要“定”了吗?

2016-06-09 殷旵 学国学网


  天地是先天的,自然形成的,乾坤是后天的,人为命名,象征天地。乾坤是什么意思呢?乾是代表天的,坤是代表地的。


  “乾坤定矣”,这里我要讲一个“定”字,这个“定”字很重要。甲骨文的“定”字写作,金文的“定”字写作。“宀”是房子,房子下面是“正”。这个“定”字对我们每一个人都很关键。如果你想创业、办公室,这个“定”字就很重要。“定”是定位。屯卦初九爻:“利居贞,利建候”,何谓“利居贞,利建候”?这个“建”字非常关键,“利建侯”,许多书上解释,“建候”就是封侯。当然,中国古代是有”封侯“这一说,但我认为,他真正的意思并不局限在封一个候、一个封地,实际上是一个定位问题。




  这里,我举一个例子。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,仅仅是农民军,农民起义。农民军一会儿打这个县城,一会儿打那个县城,打不下来,吃了不少败仗,最后,他明白了,我要“建候”才能“利”,我要去“定”。没有位置你定不下来不行,你再东躲西藏,没有“定”啊。于是,上井冈山!井冈山地处湘赣两省交界,谁都管不了,那个地方地形也好。


  再看南昌起义,几乎是在同时,谁在那里策划和指挥的?周恩来是留学的,还有拿枪杆子的行伍出身的朱德、贺龙,还有陈毅,都是行伍出身的,真生手里有枪杆子。南昌起义以后,一下子打到了广东海陆丰。不行呐,到处被赶着跑,回头还是上井冈山会师。以后千里迢迢,两万五千里长征,爬雪山,过草地,到延安,干什么?继续革命,又是建立根据地。这就是“定”。再后来到北平,不进城,而先在西柏坡——“定”,这是过渡。另外,此时还有个过渡,这个过渡很关键。到了北京城,不进紫禁城,也不进中南海,而是住香山。而且在香山的山顶上还建了那么多炮台,也叫炮兵阵地,这些都是为了“定”呐。


  每一个时期有每一个时期的“定”,这个“定”字不仅仅是空间的,也是时间的,你不抓住时机不行。有些事你想一步到位很难,必须有个过渡,过渡阶段也是“定”。这一步我定在哪个地方?定多长时间?到什么时候再迈第二步?一步一步地迈,这个很关键。为什么?乾坤呐,以乾坤为定的目标,离不开规律。讲空了不行,还是回到现实。




  根据事物发展的规律,事物发展到哪一步,就在哪一步定,一步一步去定。事物发展的规律以什么为依据?以天地为依据。什么规律?小道理归大道理管,小规律在大规律里面。真正的大规律是天地规律,也就是地球围绕太阳转,月球又围绕地球转,就是这么一个规律,也就是我刚才讲的寒暑往来、月圆月缺,再就是昼夜交替。你想,国家大事离得开吗?离不开这个规律。人类的活动都是在白天,而不是在黑夜,都不能违背这个生物总作息时间表: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。还有一个季节,古代人治国离不开二十四节气,离开了这个就不行。那么,现代人离得开吗?还是离不开。无论是哪一种物类,都有一个理,理就是规律。这个规律在天地之间,都要遵循太阳、地球、月亮运行的规律,离开了这个规律就不行。为什么?再讲到天,讲到人头顶,每一个人头顶上都有螺旋。银河系的星云,树的年轮,水面的漩涡,台风的中心,哪一样都有螺旋。


  由此可见,这也是从自然中来的。无论是人也好,是动物也好,还是一粒种子也好,在生长,发育过程中,都只有出生以后才是动态的,当然,这个动和静是想对的,相对而言,人在母胎里面是静态的,因为它分分秒秒都随着地球转。大家可以体会一下,在晚上万籁俱寂的时候,你可能会感觉到地球在转动,但是在活动的时候,你能感觉到地球在转动吗?感觉不到吧!也就是说,在母胎里面,一个胎儿、一粒种子在静态中间,他(它)能感觉到地球在转动,月亮在转动,能感觉到万有引力。那么,漩涡的形成,都是相应的。你有我也有,这就是规律。


  那么,事物的发展规律,我们离得开吗?是离不开的。六十四卦里面有个随卦,随卦里有一句象辞,这个象辞是很有意思的。怎么讲?“君子以向晦人晏息。”“君子”好懂。“向”是什么呢?向是方向。“晦”是暗。“向晦”,就是说太阳已经下山了。“晏息”是休息。就是说,天黑了万物都要休息,不仅仅人要休息,万物都在休息。但是前面呢,加了一个“君子”。请问:只有君子是晚上休息,小人就是白天休息吗?这是不是一句笑话?《易经》是在开玩笑吗?不是,它是讲规律。我们人类,自然界万物都是这样,必须遵循规律。晚上我在休息,我就是君子。为什么?我遵循规律了。在十字路口,绿灯亮了我就行,红灯亮了我就停,遵循这个规则就是君子。如果看到红灯你还去窜、还去抢,你就会受到指责:这个人真是不懂规则呀!



  开车的人都有这种体验,看到有人瞎开车,有违交通规则的时候,都会指责他,这是不遵守规则、不遵守纪律的人。他就成“小人”了。睡觉如此,吃饭如此,何况做大事呢?并不是谁当官、有钱就是君子,遵守规律才是君子,所以要定在规律上。依照什么?依照乾坤特有的规律。你看,这个东西很有它的内涵,我们不能一读而过。当然,古人解释得很多,解释得非常好。我也是以他们研究成果为依归的。没有他们的指归,我也不能理解,但是他们的指归,比较来比较去,大同小异,我在这个基础上再往前走了一步。为什么?一定要坚持一个“易于天地准”。


  金景芳先生研究《易经》七十多年,九十九岁去世的,是一位非常受人尊敬的老人。他在九十六岁时突然发现了一个问题。他发现了什么?《易经》里面“易于天地准”这句话。他发现,这句话有非常深刻的内涵。他讲,整个《易经》讲来讲去都是讲“易于天地准”这句话。哦,无论讲哪一卦,都是与天地相准的、相对应的,规律是相应的。他这句话提醒了我:以前读《易经》,读了这一句觉得那一句莫名其妙,读了那一句又觉得与这一句自相矛盾,原因是没有找到一个准点,没有一个定位。


我不是尚书

定位貌似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,易于天地准,这句话引用到生活中,其实无时无刻的不在影响着我们,从小到大我们都需要定位,把握住你的定位,那么你离成功就不远了。


近期热门文章:点击下面蓝色字体即可阅读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